大家好!
很荣幸和大家一起交流家庭教育的心得,共同学习,周老师让我谈谈自己在家里和孩子互动情况,我就谈谈,谨代表我自己情况,请大家给予指导、指正。
我曾参加过父母培训班,董进宇博士说:其实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方法,只是有的人用了,有的人还保存着没有用。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, 我从两方面分享,跟大家互相交流,互相学习,互相进步。
第一、 学习方面
单从学校的书本知识上说,学习在学校基本就解决了,只
给予鼓励。例如:考90分时,孩子自己也伤心,共同分析卷面,找到出错症结,理清头绪,拥抱孩子。“不错,不错,你什么方法都努力了。你看都有收获了,出问题了,你已经知道今后的方向了,这就是收获。收获都源于输出。偶尔翻出上一级的作业让孩子看看,原来出错的地方,现在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定,借机告诉孩子,习作不过只代表自己当时的听课专注力,认真度,而非智力的原因。让她获得认同感,原来学习是简单的事,是快乐的事,是有趣的事,我一定能学会。
第二、行为习惯,生活,学习习惯
阅读:全面的读,不从闲书进,无法从正书出。家里电脑不上网,电视很少开,保护视力也想以后少麻烦,因为在家长学习班上,爱上电脑是大家头疼的事,借鉴别人的烦心事,那就避免吧,其实这也是习惯问题,我从小父母不让玩扑克牌,到现在不会玩也不想,习惯没它就习惯接受其它方法的生活方式,旅行也是为了激发阅读,每年一次,同样都是为了开阔视野,丰富内容,我相信自己的孩子以后奋起直追不费力。
运动:是想让自己感悟出不放弃,坚持就有希望,从最初的滑板,滑冰,骑自行车,跳绳,打羽毛球等等。我只当啦啦队,不扶不亲历亲为,一切靠自己去揣摩,她自己就去观察别人怎么干的,自己去悟其中的窍门,方法,也就懂得一个道理,只要坚持就一定行!
乐于助人:给予别人总是快乐的,从小让她热爱班集体,多劳动,只管自己干了多少,别管别人干没干,从小养成豁达不计较的性格,这也是和人交往的方法,就像老二上一年级,每天第一到校,每天帮老师打扫教室,那就支持她。很好,热爱班级,就是一个好孩子!别怕吃亏,也别教会怎样取巧,她有这样的生存能力。
体验:孩子成长需要经历,而机会就是家长给的,让她拿100元去买东西,找的钱由于口袋浅而丢了,回头自己去找就是惩罚,回来先安慰,再找问题在哪,以后怎么办。第二次让自己带1000元交学费,她自己就保护很好。这种责任心与长一智需要吃一亏。让她独自去医院看望奶奶,到医院自己存车,自己刷卡交住院费,自己找房间并给奶奶洗脚。最后回到家,自己感到特别自豪,所以孩子需要在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,在信任中获得自信。最好的教育是熏陶,想让孩子怎样就怎样熏陶,常听《感恩一切》《生命的河》……孩子都有这种自我学习的本能,父母平时孝敬父母长辈,孩子就上行下效,亲子关系就较融洽。平时和孩子多沟通交流,会聊天,孩子才会把什么事情都告诉你,你才能了解孩子,才能达到药到病除,前提是亲子关系要搞好。首先家长自己做好,只要孩子在意,闲时间(不做作业,不看书)就是共处时,家长不能干家务,忙自己。(这些都在孩子回来时忙完)因为每天共处交流的时间不多,所以一定要好好利用。
纸条的利用也很好,我和孩子一般就用纸条,最后变成交流本,上次就谈过。
干家务也是亲子交流的游戏,一周一次,孩子刷鞋,洗碗,我拍照,出脑筋急转弯,或讲小时候趣事,增强交流了解。多鼓励,多表扬,多肯定,给孩子少讲道理,多带动。在正邦曾做过一个试验“米饭”大家可能都知道,有本书《水知道答案》三瓶米饭的差异,就知道鼓励肯定多么重要“士为知己者死”“你一定行”变为家长的口头禅,母亲的咒语最灵验,参加特长训练营,有一个游戏A、B、互换角色,打骂“孩子”,所有家长泪流满面,所有家长发誓不再欺负辱骂孩子,因为摧残伤害太大,所以多肯定,让孩子在遇到挫折困难时,不自我否定,不改变目标,学会改变方法,而成就自己。孩子我知道你今天的表现不代表你的未来,妈妈相信你会成功,董博士说,孩子一个人奋斗叫悲壮,并肩作战多好,家长多给于呐喊,陪同孩子。
我自己现在已经由急,着急,慢慢向从容、淡定过渡,相信孩子,急不躁,和孩子共同期待花开灿烂的那一天。
最后请大家欣赏一首诗,摘抄的
上帝给我一个任务,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
我不能走太快,蜗牛已经尽力爬了
可它每次总是只能前进那么一点点
我催它,我喊它,我责备它
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
仿佛在说它真的已经尽力了
我拉它,我扯它,甚至想踢它
终于蜗牛受了伤,它流着汗喘着气
但还是努力往前爬……..
我的分享完了,我相信大家都能等到静待开花的时候,谢谢大家给予我发言的机会。 |